半月談記者 郭剛 馬莎
驕陽下,熱火朝天。三伏天里的積石山,儼然一處滾燙熱烈的大型工地。位于黃河之畔的大河家鎮(zhèn),拔地而起的各個平房與樓房安置點,在建設者們揮汗如雨的忙碌中,“日日新,茍日新,又日新”。而在毗鄰的銀川鎮(zhèn),數(shù)十萬畝花椒進入豐收期,滿眼火紅的梯田伴著濃郁的椒香,美麗著山谷,馥郁著空氣。
2023年12月18日23時59分,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縣發(fā)生6.2級地震,造成上百人遇難,數(shù)十萬人不同程度受災。
歲月如流,只爭朝夕。如今,地震發(fā)生已過去200多天,新家、新生活、新希望從一個個規(guī)劃圖紙上真實而具體地落到了群眾眼前。各方力量“匯聚成河”,災區(qū)重建不斷加速,為受災群眾盡早走出地震陰霾、擁抱明天增強了底氣,“積石成山,重建家園”有了嶄新的模樣。
初見新家
青磚、灰瓦、朱門、白墻,色彩分明而又渾然一體。
烈日炎炎,作業(yè)正酣。在積石山縣大河家鎮(zhèn)四堡子村集中安置點項目建設工地上,工人們埋頭苦干,對已經(jīng)封頂?shù)男路窟M行著裝飾裝潢。一排排二層小院逐漸從“素顏”換上“淡妝”,新家的樣子漸露真容。
在積石山縣大河家鎮(zhèn)四堡子村集中安置點,400戶集中安置住房和9棟公共建筑全部封頂。(郭剛攝 無人機照片 7月30日攝)
建設現(xiàn)場,已經(jīng)裝好的3間“樣板房”引得群眾絡繹不絕。73歲的四堡子村村民馬努海來到150平方米的“樣板房”,對室內(nèi)裝修贊不絕口?!啊畼影宸俊?月底就建成了,這段時間,我已經(jīng)記不清看過幾次了,越看越喜歡?!彪m已年逾古稀,但身板依然硬朗的馬努海,樓上樓下跑了好幾遍,反復謀劃著自己“四世同堂”的一家人該如何分配房間,興奮中平添了一點“煩惱絲”。
在另一套面積125平方米的“樣板房”,同樣來自四堡子村的郭英蘋帶著孫子在院里的花園忙著拍照,“多拍幾張,回去給兒子兒媳也看看?!惫⑻O說,“花園里種啥都想好了,除了種點菜,還要種點花,美化生活。”
積石山縣副縣長王國棟介紹,四堡子村安置點規(guī)劃建設面積384畝,建設內(nèi)容包含400戶集中安置住房和9棟公共建筑,計劃安置人數(shù)約1600人。集中安置住房分為80、105、125和150平方米四種戶型,公共建筑涵蓋黨群服務中心、村衛(wèi)生室、老年活動中心、文化活動中心、小超市等?!叭罕娨庠刚急茸罡叩?05、125和150平方米3種戶型的‘樣板房’早已建成,供大家參觀、選擇?!?/p>
數(shù)據(jù)顯示,截至今年7月底,積石山縣6個樓房安置點和7個平房安置點,共計13個災后恢復重建集中安置點的主體結構已全部完成封頂,目前各個安置點正在加緊實施裝飾裝修。
“四堡子村安置點已完成307戶村民的搖號選房工作,并擬定三批搬遷計劃,我們有信心讓所有受災群眾在今年國慶節(jié)前全部入住新房。”王國棟說。
開啟新生活
驅(qū)車從四堡子村前往大河家鎮(zhèn)中心街道,沿途所見,街道兩側(cè)不少家庭作坊式的保安腰刀“制作工坊”引人注目。
保安族是甘肅特有的少數(shù)民族,主要聚居在積石山縣大河家鎮(zhèn)的梅坡、甘河灘、大墩三個村莊。腰刀是保安族群眾在長期生產(chǎn)生活中發(fā)明創(chuàng)造的一項手工藝品,其鍛制技藝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。
在積石山縣的鄉(xiāng)村就業(yè)幫扶車間,國家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保安腰刀鍛制技藝傳承人馬尕主麻 (左)和徒弟一起制作保安腰刀。(郭剛攝 8月1日攝)
家住大河家鎮(zhèn)的馬尕主麻,是國家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代表性項目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的傳承人,今年45歲的他鍛刀“工齡”已逾30年。
以前,“保安三莊”幾乎家家戶戶靠鍛刀為生。馬尕主麻家也是其中之一,更是為數(shù)不多堅持“營業(yè)”至今的“打刀世家”,傳至馬尕主麻,已是第四代傳承人。
近年來,曾經(jīng)的謀生手段已升級為民族文化傳承的一種手工藝,馬尕主麻不僅下決心終身與電光石火為伴,而且他還想利用祖?zhèn)魇炙嚍榧亦l(xiāng)多做點事情。因此,他先后招收數(shù)十名脫貧戶,其中還包括一些殘疾人,既當學徒傳承手藝,也當工人增加收入。他的工坊也被甘肅省評為省級非遺工坊和鄉(xiāng)村振興就業(yè)工坊。
然而,去年冬天的那場地震,讓馬尕主麻的努力與嘗試都按下了“暫停鍵”。
回想起地震當天的情景,馬尕主麻的眼里依然含著淚水?!暗貏由綋u,家里的腰刀制作工坊和展廳都被壓塌了,雖然當時顧不上這些腰刀,但現(xiàn)在回頭想想,內(nèi)心一陣后怕?!瘪R尕主麻說自己不是怕在地震中遇難,而是在想,“如果我走了,這門手藝誰來傳承?”
馬尕主麻說,地震后八方支援,抗震救災的力量和速度又讓他重拾自信,決意重新開始。
如今,馬尕主麻的鋪面已完成維修,工坊也在慢慢恢復運轉(zhuǎn)。“當?shù)匚穆貌块T額外補助了10萬元,用來整修工坊?!瘪R尕主麻說。
今年36歲的甘河灘村村民馬白克,在馬尕主麻身邊學習鍛刀已超過10年。進入8月,馬白克家的原址重建工作也已接近尾聲,他得以再度來到師父家的腰刀制作工坊,繼續(xù)鍛刀。
火光四濺,錚錚作響。在打刀的過程中,師徒倆鍛打合拍,配合默契。談笑間,腰刀雛形已現(xiàn)。
近五年來,馬白克實現(xiàn)了從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州級傳承人到省級傳承人的升級。除了繼續(xù)學藝之外,他也在自家院中建成了腰刀制作工坊,還收了徒弟,薪火相傳。“之前一段時間村里都是嘈雜的裝修聲,這兩天又聽到了熟悉的鍛刀聲響,心里也踏實了。”馬白克說。
淬火、鍛打、打磨、拋光……隱隱火光中,“千錘百煉”的保安腰刀再次升騰,為新生活按下了“重啟鍵”。
孕育新希望
大河家鎮(zhèn)地處甘青兩省交界處,這里是積石山除縣城之外的第二大貿(mào)易重鎮(zhèn),古稱臨津渡口,是黃河上游一個非常古老而有名的渡口。如今,古渡雖已不再,但在黃河之畔,一所嶄新的臨津中學拔地而起,即將在這個秋季開學迎接新生。
“4個月,100多天,我們要建成一所嶄新的高中,軟硬件都要配齊?!狈e石山縣副縣長、大河家鎮(zhèn)黨委書記馬云平介紹,臨津中學今年4月24日開工建設,計劃8月底全部完工,秋季學期全面投入使用,屆時將把大河家中學的高中部全部搬過來。
在積石山縣新建的臨津中學,一名建設者從工地大門走過。(郭剛攝 8月1日攝)
臨津中學的建設工地上,教學樓、宿舍樓已初步建成,學校的三位校長楊興海、張明發(fā)和董曉澤,在工地的板房里一起商量著教師配備情況?!靶S杻?nèi)容也得盡快確定下來,咱們再打磨一下?!闭f著,楊興海便打開了電腦,“讀書、明理,成人、成才?!薄懊鞯?、自強,博學、篤行?!边@段時間,他們?nèi)藥缀跆焯熳≡诠さ厣稀?/p>
忙完后,來不及吃午飯,張明發(fā)和董曉澤兩位“本土”副校長就帶著7月25日剛剛到崗,從天水市武山縣第一高級中學聘請過來的校長楊興海入戶走訪,熟悉情況。
張明發(fā)和董曉澤之前都在大河家中學任教,兩位執(zhí)教生涯均超過10年的“老骨干”對新校園充滿期待?!皬倪x址到建設,我們不知來了多少趟了。真是一天一個樣。”董曉澤說,“初三畢業(yè)的很多學生也經(jīng)常詢問新學校的樣子,很向往即將入住新校園的高中時光?!?/p>
在積石山縣新建的臨津中學,一名建設者在已經(jīng)竣工的足球場邊進行清理作業(yè)。(郭剛攝 8月1日攝)
家住大河家鎮(zhèn)康吊村的馬小倩,是大河家中學今年初三畢業(yè)的學生。此前,她和姐姐馬婷婷一直在大河家中學讀書?!爸暗膶W姐學長都是在一所學校完成6年的中學生活,感覺初中和高中沒什么差別,我們好幸運,可以在新學期踏進新校園,姐姐今年要升高二,也能趕上。”
楊興海了解到,雖經(jīng)歷了地震,但積石山縣今年的中考和高考都取得好成績。
積石山縣教育局黨工委書記、黨組書記任貴元介紹,2024年高考,全縣本科上線635人,其中文化課上線505人,較去年增加182人;2024年中考,全縣平均分較去年增加6.25分。
盛夏午后,樹影斑駁。馬小倩和姐姐坐在已完成原址重建的家中庭院,分享著關于新學校宿舍的消息。“聽說一共有188間宿舍,每個宿舍8個人。”言談間,姐妹倆還向往起未來想考的學校?!斑€沒想好,你先考,你考到哪里,我就去哪找你?!?/p>
“好,一言為定。”姐姐“拍板”,兩人擊掌相笑,莞爾不語。
如同姐妹倆的“盛夏約定”,毗鄰大河家鎮(zhèn)的銀川鎮(zhèn),漫山遍野的花椒也如約綻放在這個熾熱季節(jié)。豐收季,粒粒飽滿的花椒染紅了大片梯田,田間地頭,隨處可見村民采摘花椒的忙碌身影。
銀川鎮(zhèn)胡李村村民缐海霞戴著手套、搭著梯子,不一會兒就摘了一簸箕花椒,“沒想到重建速度這么快,沒想到今天我就能悠閑地在自家地里摘花椒?!?/p>
在積石山縣銀川鎮(zhèn)胡李村,當?shù)鼗ń愤M入豐收季。(郭剛攝 7月30日攝)
花椒紅了,又麻又香又火辣。
200多天的時間,從去年冬天低溫下的救援,到今年夏季高溫下的重建,各方力量“積石成山”的決心毫不動搖,“風雨興焉”的愿景未曾停歇。
一場陣雨過后,大河家鎮(zhèn)四堡子村集中安置點項目上空出現(xiàn)了一道絢麗的彩虹,仿佛一支畫筆,風雨之后,正在描繪著災區(qū)明天的新圖景,五彩繽紛,依稀可見。
八月中,酷暑未盡;涼風起,靜待金秋。